概念為本的教學 心理念、實施方式、優點與各學科的應用
- 本孚 Bruce 游
- 2月15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2月19日
概念本位教學 (CBTL) 的核心理念、實施方式、優點與各學科的應用:
概念本位教學 (CBTL) 的核心理念
超越事實記憶,強調概念理解 [1]。CBTL並非著重於讓學生背誦大量的事實,而是引導學生理解知識背後的大概念 (big ideas) [2]。
知識的三個層次。有效的教學應理解知識的三個層次:事實、基本觀念和原則 [1, 3]。學生若只是記憶事實,而沒有將新資訊與先前已知的資訊連結,很快就會忘記 [1, 3]。
大觀念 (Big Ideas)。CBTL強調**「大觀念」,也就是超越特定學科、時間和地點的持久原則** [2]。教學活動應圍繞這些大觀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建構知識 [2]。這些大觀念也被稱為原理 (principles) 和通則 (generalizations),它們讓學生在兩個或更多的概念之間建立連結,以形成可遷移的理解 [4]。
概念的定義。概念是不受時間限制並具有普示性可以超越時間或情境遷移的心智構念, 概念可能涵蓋範圍大而抽象, 也可能是較為具體的學科概念 [1]。
CBTL 的實施方式
探究式教學 (Inquiry-based Learning)。CBTL鼓勵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建構知識 [2]。
有力的提問 (Powerful Questioning)。課堂討論應以有力的提問為基礎,鼓勵學生深入思考,並發展批判性思維 [2]。
情境化學習 (Situated Learning)。CBTL重視情境化學習,將概念置於真實情境中,讓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而非將知識視為孤立的事實來學習 [2, 5]。
連結生活經驗。概念本位教學更注重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連結,以及與學生生活經驗的連結 [5]。
CBTL 的優點
培養更深層次的理解。CBTL旨在培養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不僅僅是記憶和背誦 [2]。
促進知識遷移。CBTL有助於學生理解知識的應用性,並將所學遷移到新的情境 [2]。
應對知識爆炸。在資訊過載的時代,CBTL有助於學生抓住重點,並將知識應用於更廣泛的範圍 [3]。
提升學習動機。透過探究真實問題和連結生活經驗,CBTL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2, 6]。
發展批判性思維。透過有力的提問和課堂討論,CBTL可以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2]。
CBTL 在各學科的應用
數學。傳統數學教學常將概念與技能分開,CBTL則強調數學概念的抽象性和相互關聯性 [7]。數學原理和通則可以在真實生活中舉例說明,但不是只有一種描繪方式 [4]。
戲劇/劇場研究。在戲劇研究中,PYP、MYP和DP對概念的定義略有不同。MYP藝術指南將概念定義為「大概念」,而PYP則沒有明確定義 [8]。
語言。語言習得課程需要一個總體的框架來描繪概念理解和語言能力的發展,並在所有語言習得中明確地嵌入概念理解 [7]。
社會研究/歷史。歷史教學的重點在於概念,但也強調培養學生有效探究的技能 [9]。
CBTL 的挑戰與實施考量
概念定義的歧異。在不同的IB課程和學科中,對於何謂「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定義 [10]。
跨學科連結的困難。不同學科的教師可能難以找到共同的概念,並進行跨學科的教學 [11]。
評估方式的挑戰。傳統的評估方式難以衡量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程度,需要設計更具**真實性 (authentic)**的評估任務 [12]。
教師的專業發展。實施CBTL需要教師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概念理解能力和教學設計能力,因此需要提供相應的專業發展 [13]。
CBTL 的評估
真實性評估 (Authentic Assessment)。更適合的評估形式是要求學生運用他們的推理技巧,根據他們先前的信念和新學到的資訊來建構新的概念結構 [12]。
形成性評估 (Formative Assessment)。**回饋 (feedback)**是形成性評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於教師和學生做出有意義的改變,並改進教學過程 [12]。
知識-理解-應用 (KWL) 圖表。KWL圖表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 (Know)、學習目標 (Want to know)和學習成果 (Learned) [14]。
字詞雲 (Word Clouds)。字詞雲可以視覺化呈現文本中字詞的頻率,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文章的重點 [15]。
圖形組織器 (Graphic Organizers)。圖形組織器可以幫助學生整理資訊、顯示關係、理解意義和管理數據 [16, 17]。
其他相關概念
SOLO 分類法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SOLO 分類法提供了一種系統化的方法,描述學習者在掌握學校常見任務時,其表現的複雜性如何增長 [18]。
心智圖 (Concept Maps)。心智圖是一種視覺化工具,可以呈現概念之間的關係,幫助學生組織和理解知識 [12]。
具身認知 (Embodied Cognition)。具身認知強調認知與身體的連結,認為學習不只是抽象的思考,也與身體的動作和感知有關 [19]。
基模理論 (Schema Theory)。學習者會建構心智地圖 (schemas),透過同化 (assimilation) 和調適 (accommodation) 來發展和擴展理解 [20]。
總結來說,概念本位教學 (CBTL) 是一種強調概念理解、探究式學習和情境化應用的教學方法。透過CBTL,學生可以培養更深層次的理解、發展批判性思維,並將所學知識應用於真實世界。雖然CBTL的實施存在一些挑戰,但它在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和應對知識爆炸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
Comentários